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攻略 > 游戏攻略

守墓人每个日子(守皇陵的是什么人)

发布时间:2023-05-28 12:44:47作者:小编酱

守皇陵的是什么人

清朝守陵园的主要是皇室或宗室子弟担任守陵大臣;内务府找来的专门的守墓人,还有八旗子弟中选出的卫士作为陵园护卫。清朝有一套完备的陵园守护制度,这套制度非常的森严且严谨。清朝守陵大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,必须是上三旗,即正黄旗,镶黄旗,正蓝旗的子弟才能担任。可见这个职位非常重要,守陵大臣的品级是正三品,比一个知府的品级还要高。地位尊贵,当然和清朝厚葬的礼仪分不开。守陵大臣统领守陵卫士保护陵园,手下还有一批守墓人,还要在特定节日搞祭祀活动,古代的祭祀活动非常繁杂,需要一些对礼仪十分了解的人操作。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对于日常贡品的准备和定期替换,还有固定的祭祀活动。这些繁琐的工作,责任划分清楚,每个守墓人只负责一个部分,明确的权责划分,不可逾越半分。古人对礼仪是不可偏废的,否则就是有罪的。

古代去世,留下许多后宫嫔妃,新皇帝如何处理这些嫔妃

古代游牧民族的单于、可汗留下的妻妾多以继婚制度传承给后代君主,这个特色其实在汉族里也出现过。但这并非主要,遗留后妃的处理上大概有宫内豢养、遣散、看护皇陵或者皇家道观和寺庙出家,当然也少不了惨无人道的殉葬。总体上,不同朝代对于遗留后妃的处理还是比较人性化的,但又展现了不同朝代的特点。

父妃子继

说到继承先帝的妃嫔,最著名的就是传言曹丕接收曹操的姬妾,但这个是无法考证的,历史上继承后妃的实例中,最著名的就是李治接收了武则天。但这并非是继承制度导致的,唐朝的制度中没有继承一说,皇帝遗留的后妃,除一后四贵妃可以赡养于宫中,其余要看有没有生下皇子,若生下皇子,则由皇子赡养(唐朝皇子只有食邑、出镇,无就藩,所以不存在随子就藩)。

若是没有生下皇子,则安排于皇家寺庙、道观出家,武则天就是唐太宗驾崩后奉旨进入感业寺出家的。只不过在太宗病重时,武则天与李治有过共同侍疾的经历,此间建立了感情,后来看破“”的王皇后,为了对付宠溺过盛的淑妃,将武则天接入宫中,阴差阳错的成全了李治和武则天。

中原王朝比较看重伦理道德,所以继承后妃就不可能形成制度,但由于皇帝年迈纳妃的现象较多,所以也难免皇子看上父亲的妃子,比如隋文帝杨坚的妃子宣华夫人。杨广成功斗掉哥哥杨勇后,顺利取得太子之位,在杨坚去仁寿宫养病期间,杨广就与宣华夫人共同侍疾,此间杨广就起了歹意,宣华夫人还向杨坚告状说太子轻薄于她,但此时杨坚已无更多办法,传言杨广还带兵围住了仁寿宫,当晚杨坚便撒手人寰,成为一桩迷案,杨广称帝后则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宣华夫人,时常招她侍寝。

殉葬制度

“先帝后宫,非有子者,出焉不宜,皆令从死,死者甚众。”——《史记·秦本纪》

这是封建社会最残酷的后妃处理,早在商周时期,就有过活人殉葬的考古发现,在文献记载中,秦武公去世时“初以人殉死,从者六十六人”;秦穆公去世时“从死者七十七人”。到了秦始皇驾崩时,据载“后宫列女万余人”,这些人没有子女的“皆令从死”,这个规模就太庞大了。秦始皇陵今天展现出的兵马俑只是冰山一角,所以说万余宫人殉葬也不无可能,毕竟司马迁还记载了万余修陵工匠都被封在陵中,这也算是活殉的一部分。

“天子杀殉,多者数百,寡者数十;将军大夫杀殉,多者数十,寡者数人。”——《墨子·节葬》

殉葬制度可以说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陋习,妻妾被看做是一种私有财产,所以在先秦时期,殉葬是以制度形式存在的,殉葬的规模都有严格限制。到了西汉中期,逐渐开始推崇薄葬,像是战国至汉初的“黄肠题凑”奢侈丧葬形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殉葬也不再作为制度要求。所以由汉至唐以陪葬取代了殉葬,陪葬就是待后妃去世后再安葬在先帝的陵寝附近,若先于皇帝去世,另择停棺场所,待皇帝驾崩后再随着陪葬地宫。

那么皇帝去世后,这些活着的后妃怎么处理呢?《汉书》中记载过“武帝时,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充后宫,及弃天下,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”。这些人并不是殉葬入陵,而是在汉武帝的茂陵中看护守陵,他们被整体迁移至此,陪着死去的汉武帝了此一生。这个模式也是从汉武帝去世后开始的,在此之前,汉文帝去世时就将无子嗣的后妃遣散出宫,在此之后,汉朝历代帝王驾崩,都会选择无子嗣的嫔妃守陵,若有幸等到下任帝王想起,还会在守陵期限到了后遣散回家。

“太祖崩,宫人多从死者,建文、永乐时,相继优恤,如张凤、李衡、赵福、张璧、汪宾诸家,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,人谓之朝天女户,历成祖、仁宗、宣宗皆然。”——《廿二史札记》

宋始,契丹、女真、蒙古等游牧民族先后入主中原,他们均有人殉的传统,所以中原地区人殉再度兴起,但并没有制度形成。殉葬重新制度化是在明太祖时期,与之配套的是相应的抚恤体制。即先帝妃嫔殉葬者,会由继任皇帝颁布抚恤政策,基本上都是给家里人安排个世袭锦衣卫千户,所以这些殉葬妃嫔的家属也被称为“朝天女户”。

“当死之日,皆饷之于庭。饷撤,俱引升堂。哭声震殿阁。堂上置大小床,使立其上。挂绳圈于上,以头纳圈中。遂去其床,皆雉颈而死。”——《李朝实录》

这些朝天女户是通过子女殉葬过上了好日子,但殉葬的过程是相当残忍的,明朝的殉葬已经不再是活人,而是上了殉葬黑名单的人,会集中在一起有体面的,然后被送入地宫。如朱棣去世后殉葬了16人,《李朝实录》中记载了其中一位朝鲜妃子的亲身经历,此妃嫔为韩氏,当时也在黑名单中,韩氏“”时向自己的奶娘含泪告别,后来其奶娘受到仁宗的批准回国,才将这些“”透露出来,并写进史书,但回忆录里称朱棣去世时吊死了30余名嫔妃,与《明史》记录有所差别。

(韩氏剧照)

现在我们一直在批判这种殉葬制度,但明成祖时期的殉葬多少又带有惩罚性质,比如这个韩氏。永乐十九年(1421年),后宫爆出牵涉多名妃嫔宫女的风化案——“吕鱼之案”,韩氏就在此案中受到牵连,还被关进过冷宫。所以在朱棣的殉葬配置里,韩氏属于能够活到朱棣去世时,且有位分的唯一一个,其余殉葬者皆是没有位份的宫女,这些宫女殉葬后才被追加了位分,所以明朝的殉葬制度,除明太祖外,多是惩罚有污点的妃嫔,而“主力”则是无名无份的宫女。后来的仁、宣二宗也是以同样的殉葬进行,直到明英宗时才取消殉葬制度,但取消的是只是制度,后来明朝帝王、藩王采用殉葬的还有很多。

(阿巴亥剧照)

到了清朝,太祖努尔哈赤死后,她的大妃阿巴亥那拉氏和二位庶妃阿济根、代因扎都跟着殉葬,这里含有少数民族的信仰与习俗,并不能完全看做是殉葬制度的延续,而且这里还包含了皇太极一脉对于继后和两个受宠庶妃的政治打压。清朝的殉葬排除政治因素外,多是以男女奴隶为主,涉及嫔妃并不多,毕竟清代的嫔妃多是政治联姻和满蒙联合的产物,到了康熙帝以后,这种殉葬也逐渐被陪葬取代。

其他情况和处理

除了殉葬与继承之外,古代皇帝遗留后妃的处理还有很多。汉代有儿子的嫔妃就会随子就藩,如刘邦的薄姬,刘邦去世后就跟着代王刘恒就藩。那些没有儿子的嫔妃也有去处,即永巷,又称南宫,朝廷每月都有相应的俸禄补贴生活。前面说过唐朝嫔妃有儿子的可以跟着儿子过,但只有女儿的,就不能跟着女儿了,但这类嫔妃可以向皇帝申请回娘家,至少可以摆脱出家的命运。明朝前期,嫔妃如果没有生育子女的话,殉葬的可能很大,这也是宫斗的最主要原因,得不得宠不重要,生下一儿半女关键时候是可以保命的。

(薄姬剧照)

“有子之嫔妃,年老者各随其子,归养府邸;年少者暂留宫中。”——康熙遗训

清朝皇帝去世后,遗留的后妃是不能再住东西六宫的,而在紫禁城西北角有一群宫殿,这里就是安置这些后妃的地方。如慈宁宫,寿康宫,寿安宫等,慈宁宫大家不陌生,这是皇太后的居所,重要节日皇帝都得到此请安。皇太后的例银是不会削减的,但皇太妃、太嫔这类人就会缩减例钱,所以皇帝在世时的争宠,目的之一也是获得位分的提高,赚够养老金,即使没有一儿半女也能安然渡过余生。

除了上述,历史上还有很多特殊情况,比如皇位传承是“兄终弟及”的,这就不是父子关系了,所以在辈分上,新皇帝与旧宫嫔多是叔嫂关系,如宋太祖、宋哲宗、明武宗、明熹宗、清穆宗去世后都是兄终弟及。一般来说这些后妃就是择出皇后移居别宫,加封一个皇后的尊号,其余妃嫔则遣散。

若皇位是新皇帝篡夺的,这就另说了,如金世宗夺海陵王,明成祖靖难,明英宗夺门等。海陵王的皇后得到善终,被俸养后最终送回了娘家;朱棣靖难后,将建文帝生母吕太后降封为皇嫂太子妃,搬到东陵给朱标守墓去了,建文帝的皇后马氏据说在大火中烧死;明英宗夺门后,朱祁钰的皇后被送还王府住下,朱祁钰的嫔妃则全部给朱祁钰殉葬了。

(夺门之变剧照)

若是改朝换代,前朝皇帝的后妃自然是惨不忍睹的,所以崇祯帝前,令皇后,挥剑砍杀自己的亲生女儿,就是担心她们会遭到侮辱。历史上宋、金两代的亡国后妃多数沦为了奴隶和玩物,据说金人掳北宋皇室北迁时,怀有身孕的王妃仍要为金人提供服务。后来的明朝北伐时,明朝将领也会掳掠几个元妃,蓝玉还因此污点被朱元璋加了一条罪名。

(靖康之耻漫画)

但如果是通过禅让而改朝换代的,前朝的后妃多数会受到抚恤,因为其中必定有一些亲戚关系,否则也没有实力逼迫皇帝禅让。比如曹魏篡汉,汉献帝的皇后就是曹丕的亲妹妹。再比如宋太祖篡北周,柴荣的“大、小符皇后”本来就是赵匡胤家的亲戚,她们的亲妹妹嫁给了赵光义,所以北宋建立后,给二位旧皇后都上了尊号。

综上,古代皇帝去世前,一般会对后妃做出临终安排,安排的多为点名殉葬、遣散、看护皇陵或者出家为子孙祈福。若是没有做出临终安排,继任者会根据传统或者制度,对先帝后妃妥善安置,但一般不会下令殉葬,殉葬这种一般是皇帝的临终安排,这里所说的安排通常是指无子嗣的,有子嗣的则无需安排。整体上,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,皇帝遗留后妃的待遇是越来越好的,她们毕竟象征着长辈,尤其是位份高的,在宋朝之后就会以太妃等身份居于宫中,了此一生。

刘伯温临死前留下了11字的什么遗言,帮后代逃过了杀身之祸

自古以来,百姓总是很崇拜智慧型英雄人物,民间流传: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。

虽然传说中的刘伯温料事如神,但是,很多事情还是出乎他的预料。

本想获得皇帝庇护,结果被人暗害

刘伯温听说有人上奏皇帝,诬陷刘伯温想。

为了表明自己对皇上忠心耿耿,刘伯温特地从老家来到京城,向皇上禀报自己的一言一行,并一再向皇上表明自己对皇上一片忠心,目的是希望获得皇上的信任与保护。

拜见皇上后,还没来得及回到家乡,刘伯温感染风寒,发烧严重、咳嗽不止。

有人报告朱元璋,刘伯温生病了。

朱元璋安排胡惟庸带领御医去为刘伯温治病。

胡惟庸心胸狭隘,向来嫉妒且排挤刘伯温;这一点,刘伯温很清楚。

因为是皇帝派来的御医,刘伯温没有多加防备。

刘伯温叫儿子按照御医开出的药方,到药店抓了中药,回到住处煎好服用。

本来只是风寒,可是服药后,发生了严重问题,刘伯温的肚子中好像堆满了石块一样,这些石块堵塞、下坠,令刘伯温无比痛苦。

刘伯温意识到,很可能是胡惟庸命令御医在药方中配了毒药,看来胡惟庸是要害死刘伯温了。

刘伯温首先想到要去向皇上禀报,以期获得朱元璋的保护。

朱元璋会不会保护刘伯温?

朱元璋若无其事,刘伯温回乡等死

拖着沉重的身躯,刘伯温来到皇宫觐见皇上。他小心翼翼地描述了胡惟庸和御医给自己治病的过程,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。

皇上明白了他的意思,但是,只是无关疼痒地劝他:安心治病,会好起来的。

朱元璋的反映,令刘伯温大失所望。

刘伯温不得不回到住处,继续养病。两个月后,刘伯温病情越发严重,连下地走动都非常困难。

渴望叶落归根,希望能够活着回到家乡,死后安葬在老家,刘伯温叫儿子去报告朱元璋。

朱元璋安排禁军护送刘伯温回到浙田县南田乡,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温州市文成县。

刘伯温每天只是喝一些水、吃很少的米饭,所有药物全部停止服用。

知道自己最近几天可能就要离开人间了,睡在床上的刘伯温思考如何给两个儿子交代后事。

临终遗言11个字,只希望子孙平平安安

两个儿子都在病床边,刘伯温对小儿子刘璟说:

如果有机会当官,一定要身体力行、率先垂范、严于律己,用高尚的道德感化百姓;

制度规矩一定要简单明了,让百姓清楚明白、容易遵守、容易做到。

这样一来,大明王朝将会万年不衰。

教导小儿子后,刘伯温躺在床上,回想自己一生走过的路,思绪万千。

从父母抚养自己开始,再到跟随朱元璋打江山,又想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培养,刘伯温感觉纵然自己很多时候都能料事如神,可是终究没有逃脱被胡惟庸下药致病的悲惨结局,也没有获得朱元璋出手相助的庇护。

尽管为朱元璋尽心尽力,到底还是被怀疑、被排斥、被打压、直至被伤害。

两行老泪顺着刘伯温那一双凹陷的脸颊滚落而下。

刘伯温感慨:即使如神一样的预测,也扛不住命运的摇摆。

如果未来儿孙还学习自己这样喜欢预测未来,那么他们将会十分悲惨,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天赋、他们只是普通的凡夫俗子。

自己一辈子有如神助,结果就是这样悲凉;如果儿孙们学习神算,很可能没有学到真谛,最后还会身死人手。

为了让儿孙能够避免杀身之祸,千万不能让他们重蹈自己的覆辙。

想到这里,刘伯温叫大儿子刘琏,把箱底的那一本天文书拿出来,郑重其事告诉刘琏:我死后、安葬完毕,你立即把这本书送到京城、呈献给皇上,千万不能耽误。

刘伯温要两个儿子向自己靠近一些,然后,一字一顿地告诉他们:

千——万——不——要——让——后——人——学——习——神——算!

说完最后一个字,刘伯温闭上深陷的眼睛,盍然长逝。

时间定格在农历1375年四月十六,刘伯温走完了充满传奇的65个夏秋冬春。

有了11个字的临终遗言,刘伯温的儿孙们是否都能避免杀身之祸呢?

大儿子刘琏之死

刘伯温大儿子刘琏喜爱学问,性格偏向柔弱。

1377年,朱元璋念及刘伯温曾经立下的功勋,授予刘琏考功监丞,兼任监察御史。

刘琏对皇上忠心耿耿,不断将胡惟庸部下的胡作非为禀报皇上,招来胡惟庸等人的仇视。

1378年,朱元璋将刘琏派遣到江西去磨练,任命他担任江西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,希望提高他的能力,将来回到中央担任更大的职务。

在江西,刘琏陷入胡惟庸党羽的包围之中。他们要求刘琏参与胡惟庸集团。

刘琏不愿意。

胡惟庸党羽买通了刘琏的守门人和侍从,他们串通起来,准备暗害刘琏。

一天傍晚,刘琏带着两名侍卫从外面步行回家。

路上,看见一口大井。大井就在路边。

刘琏刚刚走到大井旁边,突然,两名侍卫从两边一人拉着刘琏一只胳膊,一起用力,将刘琏直接投进大井中。

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刘琏,就这样被胡惟庸的党羽抛下井中,淹死了,殁年31岁。

江西巡抚向朝廷上奏,刘琏自己不慎坠井而死。

接到江西巡抚的上奏,朱元璋惊讶不已,惋惜连连,于当年九月亲自写了一篇祭文,悼念刘琏;

朱元璋特地派遣使臣到江西祭奠刘琏的亡灵。

小儿子刘璟之死

刘伯温小儿子刘璟热爱兵法。

1381年,就是洪武十四年,温处(现在温州市)的叶丁香、吴达三起兵反叛,朱元璋命令唐胜宗率兵平叛,让刘璟随军担任参谋。

这一次参战,刘璟崭露头角,献出奇计,很快彻底打败了叛军。

胜利回到京城后,唐胜宗向朝廷上报了刘璟的功劳。

朱元璋大加赞赏:刘璟真不愧是刘伯温的儿子啊!

从此以后,朱元璋每一年都会下诏,将刘璟召入朝廷,亲自接见。朱元璋对刘璟非常非同一般。

朱元璋驾崩后,刘璟仍然尽心尽力为明朝献计献策,可是,屡屡不被采纳。

刘璟郁郁不得志、无力回天,只得放弃做官,回到故乡南田,过上隐居生活。

1402年,朱棣登基当上皇帝,询问旧臣中哪些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。

有人推荐刘璟。

朱棣下诏要求刘璟进入京城,可是,被刘璟拒绝了。

恼羞成怒的明成祖朱棣,派人将刘璟捉拿进京。

但是,刘璟对朱棣说:

“人臣事主,死而不贰!”

刘璟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,他不仅不接受官职,而且坚决不呼明成祖“万岁”,只是称呼朱棣为“殿下”。

不愿当官就算了,刘璟居然还胆敢指责明成祖朱棣。

刘璟大声对朱棣说:

“殿下百世后,逃不得一个‘篡’字。”

刘璟犯下”忤逆圣旨、冒犯皇威“的大罪,立即被关进牢狱。

在狱中,刘璟觉得自己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,活在世上没有价值,就用自己长长的发辫,紧紧缠住脖子,最终窒息而死。

刘璟殁年52岁。

刘伯温跟随朱元璋行军打仗,料事如神、神机妙算,可是,到最后没有料到自己被胡惟庸暗害致死,或者料到胡惟庸暗害,但是,没有算到如何可以避免。

刘伯温临终留下11字遗言,希望儿孙能够逃过杀身之祸,可是,两个儿子最后都没有善终。

刘伯温及其儿子的结局,令人叹为观止。

(图片选自网络)

清明节的祭祀都有哪些习俗

清明是一部古老民风的诗意长卷

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,都浸润在诗词歌咏的长卷之中。清明更是如此。《全唐诗》中,涉及有“清明”“寒食”意蕴的作品凡335首,《全宋词》中,更达520首之多,典雅生动、诗意如画、历久弥新。

清明是一部古老民风的传承史

清明既是节气,又是节日,起于西周。唐以后,人们将拜扫祭祖作为寒食节仪范,因寒食节就在清明的前两日,时人遂将拜扫祭祖延至清明。有宋以来,清明节寒食节渐渐合二为一。而清明节的时令又与农历三月三古老的上巳节时间临近,因此,清明节逐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。清明节的习俗中既有寒食、祭扫的习俗,又继承了上巳节踏青游春的习俗。

清明是一阙慎终追远的婉约词

当浩荡春风送来熙和暖意,绵绵春雨洗清天地浮尘,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意华章,一首首、一阙阙以清明为主题的经典诗词,穿越浩瀚时空浮现眼前。或祭祖寻根,或咏叹离别,或踏青游春……有诗的清明节让传统文化更显厚重,毕竟,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……兴之所至,往往发而为诗、为词,既助雅兴,又丰富了节日文化内涵。

清明是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

沿波讨源,溯流而上,一幅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风情画以诗词的形式铺陈开来。有遥寄哀思之悲情,又有踏青、赏花、荡秋千之游兴,又有寒食、插柳、放风筝之旧俗,复有游春、雅集、赛诗会之雅趣……发轫于悠远历史深处的清明诗词文化,为探索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清明文化风俗,提供了清晰的历史线索。诗意清明里,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款款走来、闪现于眼前……

清明是一壶芬芳浓郁的杏花酒

春雨、愁绪、酒家……最合祭拜祖先、追思故人的情愫。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唐朝大诗人杜牧感时伤事的《清明》,堪称清明景物韵律诗画魁首。南宋杨万里看到春风吹绿的野草,淹没了去岁的小径,梨花重又新生,感慨万千,遂作《寒食上冢》:“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。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”于是,万般情愫便婉结成一怀“愁”绪出来。

清明是一曲寄情山水的交响乐

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”宋代吴惟信的这首《苏真堤清明即事》勾勒了一幅寻春、赏春、享春,留恋春光至日暮,意犹未尽踏青游的美妙图画。清明节亦名踏青节,按阳历来说,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,正是春光明媚、绽蕊吐绿、游春踏青的好时节,文人墨客岂能不吟咏抒怀呢!宋代程颢携酒踏青,走进芳原绿野,寄情山水,留下《郊行即事》:“芳原绿野恣行时,春入遥山碧四围。兴逐乱红穿柳巷,困临流水坐苔矶。莫辞盏酒十分劝,只恐风花一片飞。况是清明好天气,不妨游衍莫忘归。”明代王磐沉醉在莺唱、鲜花、绿野、杨柳、佳人笑的春色里,留下《清江引·清明日出游》:“问西楼禁烟何处好?绿野晴天道。马穿杨柳嘶,人倚秋千笑,探莺花总教春醉倒。”透露了时人寒食禁火、踏青赏花、荡秋千的风俗线索。清人郑板桥清明踏青,随口“画”出《春词》一曲:“春风,春暖,春日,春长,春山苍苍,春水漾漾。春荫荫,春浓浓,满园春花开放……”全文用67个“春”字,描尽踏青好风光。

清明是一座缅怀先贤的高士碑

《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》:“古人有至心,不在狷与忍。国禄既弗加,吾身可以隐……”明末大儒顾炎武诗赞先贤介子推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高士情怀。介子推是春秋高士,辅佐重耳十九载功成复国、称霸春秋,避国禄于山野焚死柳下,晋文公重耳晓谕全国,每年这日禁忌烟火,吃寒食,亲戴柳以记子推,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。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 寒食东风御柳斜。日暮汉宫传蜡烛, 轻烟散入五侯家。”唐人韩翃的《寒食》诗,记载了汉唐延续的寒食、取新火的习俗。“春来日日困春酲,徂岁如驰得我惊。山寺馈茶知谷雨,人家插柳记清明。”宋陆游的《春日》和宋陈允平的《琐窗寒》(禁烛飞烟,东风插柳,万家千户),都记载了“清明插柳”的风俗,而此时的“清明插柳”已经与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白首”祈福迎祥的春天新希望联系在一起了。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清人高鼎之《村居》是吟咏风筝的绝唱,随鼓荡春风寄情一纸鸢、一轴线,放飞心情、放飞希望、放飞梦想……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习俗。“阶下儿童仰面时,清明妆点最堪宜。游丝一断浑无力,莫向东风怨别离。”在《红楼梦》里,曹雪芹借探春写的《风筝》诗,写出了清明放风筝旧俗和风筝断线时的惆怅,感叹人生无常。

清明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情人节

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士与女,方秉蕑兮。女曰:‘观乎?’士曰:‘既且。’‘且往观乎!’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”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天里,在三月三日郑国的上巳节,少男少女游春相戏,互结情好的情景宛若浪漫的诗剧:溱河,洧河,春来荡漾绿波。少男少女,手执兰草游乐。姑娘说:“去看看?”小伙道:“已去过。”“请你再去陪陪我!”洧河那边,少男少女,互相调笑戏谑,送一支芍药订约。彼岸芍药,花赋深情,歌咏了这个春天的节日,记下了人们的欢娱,咏叹了纯真的爱情。有民俗学者考释:发轫于上巳节的清明节,是最早的情人节,比西方瓦伦丁情人节早了数百年。难怪杜甫踏歌而吟《丽人行》: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”

清明是一次曲水流觞的赛诗会

《兰亭序》: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……”东晋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三月三日,王羲之与谢安、孙绰等凡四十一人,在山阴(今绍兴)兰亭畅游水畔、祈福雅集。当日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名士们曲水流觞即兴赋诗。雅集共赋诗37首,汇成《兰亭集》,王羲之用蚕茧纸、鼠须笔,乘酒兴作序……于是,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集序》,自那年的三月三日起,惊艳千载……而清明雅集,遂成士林传统。

诗意清明里,无论是追念先人的悠悠哀思,还是勘破生存与死亡的豁达豪迈,抑或是踏青赏花游春的喜悦欢愉,诗意、哲理、激情皆澎湃其间,总之,带给我们的都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。

(作品原创版权,图片来自网络)

收藏

相关游戏

更多 >
  • 热门资讯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下载排行榜
  • 热门排行榜